她是泰国最亲民的公主——诗琳通。不同于人们印象中娇贵的王室成员,她不爱打扮,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和学习上可转债配资业务,被称为“泰国的中国通”,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。
泰国与中国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。明清时期,泰国长期是中国的属国,直到清政府衰落,才逐渐走向独立。如今,中泰之间的友谊依然深厚,而诗琳通公主正是这段历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者。
诗琳通全名玛哈·扎克里·诗琳通,是已故国王普密蓬与诗丽吉王后的次女。由于母亲更偏爱长子玛哈·哇集拉隆功,童年的诗琳通并不是家族的焦点。但她聪明好学,从小成绩优异,几乎一直保持全优。中学毕业后,她以全国第四的成绩考入泰国最高学府——朱拉隆功大学。
展开剩余71%在校期间,诗琳通不仅学习出色,还在音乐、美术、绘画等领域展现才华。她出版过小说、诗集和散文,还能熟练掌握泰语、英语、法语、德语和汉语。她甚至翻译过中国的唐诗宋词,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,被誉为中泰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因为接地气、不摆架子,诗琳通在泰国百姓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,甚至远超今天的十世泰王。她长期投身教育、科技和文化事业,为社会发展贡献良多。与传统公主不同,她没有选择婚姻,而是把一生奉献给国家。正如妹妹朱拉蓬曾评价的那样:“姐姐不像普通女孩那样注重外表,她最看重的只有工作。”
诗琳通与中国的缘分尤为深厚。她不仅会说汉语,还练习书法,并曾来华留学,对中国古典文学格外喜爱。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,她受邀访华,并被授予“友谊勋章”。领奖时,她引用唐代张九龄的名句“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”,让无数人动容。她在采访中还表示:“能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,是我一生的荣幸,相信两国的合作与交流会越来越紧密。”
她先后出版了《踏访龙的国土》《平沙万里行》《云南白云下》等作品,把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。凭借亲民形象和个人魅力,她甚至一度被册封为泰国的女王储。如今虽年纪渐长,但她依旧没有退休的打算,仍坚持为国家服务。
诗琳通公主让人们重新认识了“公主”这一身份。她不靠奢华外表,而是以勤勉和奉献赢得尊重;她没有婚姻,但用一生书写了为国为民的篇章。可以说,她平凡而伟大,真正做到了不一样的成就。
那么,你如何看待这位被誉为“中国人民老朋友”的泰国公主呢?欢迎分享你的观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